“第三支箭”落地月余涉房并购大单持续涌现 2023年将成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?******
记者 王丽新
见习记者 陈 潇
自2022年11月28日“第三支箭”落地以来,出险房企积极利用定增红利筹资自救,稳健型房企着力并购优质资产,重拾此前搁置的重组计划。
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去年11月28日以来,多家上市房企陆续抛出并购计划,总金额超过576亿元。以有可比数据的2022年12月份为例,据克而瑞监测,重点房企共涉及48笔并购交易,披露交易金额的有32笔,总交易对价约528亿元,环比大幅增长72.4%。
业内预计,2023年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速。多位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,此前受制于资金、负债率等条件限制,行业收并购进程缓慢。自2022年11月份以来,支持房企融资的政策频繁出台且快速落地,部分稳健型房企不再持观望态度,加快启动并购重组方案。同时,部分出险房企抓住机会加快资产处置、提升资金回笼速度。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并购重组大年。
行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
岁末年初,部分陷入困境的房企正积极出售旗下资产,力争改善流动性。与此同时,稳健型房企及部分外资企业正择机加码投资,行业内并购大单持续涌现。
例如,1月6日,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,上海长鹂企业发展挂牌长际地产7.5%股权及相应债权,底价4.17亿元;1月5日,铁狮门宣布向凯德投资的人民币基金出售位于上海的尚浦中心项目,交易估值为76亿元;1月3日晚间,华发股份发布公告,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华发拟收购深圳融创文旅持有的融华置地51%股权以及深圳融创文旅对融华置地的债权及利息,总金额约为35.8亿元。
除了陷入流动性困难的融创中国出售资产打开局面外,出险房企华夏幸福也有动作。2022年12月28日晚间,华夏幸福公告称,旗下全资子公司向华润置地出售4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债权,对应价格为124亿元。
克而瑞方面分析称,从交易标的物业类型来看,2022年12月份住宅收并购提升明显,19笔涉及开发项目股权,披露转让的住宅项目的并购规模约275亿元,主要受华夏幸福124亿元处置南方总部资产、某房企59亿元剥离地产业务等重大交易影响。
“在此次并购潮中,对出险房企而言,收并购案大部分不是在母公司层面展开,而是在项目层面,资金状况良好的央企国企所收购的资产,大多涉及出险房企旗下有套现能力的资产,这是行业整合主流模式的一种。”汇生国际投资总裁黄立冲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此外,在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下,地方国有企业在盘活资产方面发力,推动项目顺利开发。
“目前收并购资产类型主要包括开发项目、物管企业股权、商业地产等。投资方根据自身发展方向、资产价格、债权清晰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相关资产,不同企业偏好不同。”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总的来看,具有区位优势、债务结构清晰的资产更有利于交割。
“目前主要有两类资产比较受欢迎,一类是优质的开发项目资产,另一类是运营类资产。”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从过去一年的整体表现来看,运营类资产收并购案例更多一些,其多属于轻资产,并且能持续产生现金流收入,在现金为王的行业背景下颇受青睐。
在肖云祥看来,房企间收并购预案频出,甚至A股部分上市房企重启重组方案的背后,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,增强了市场主体信心和动力。
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
自2022年11月份“金融十六条”推出后,相关部门多次提及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,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。
“当前的政策及市场环境对涉房企业开展收并购而言,是不错的时机。”肖云祥表示,上市房企股权融资开闸后,稳健型房企通过并购重组可获得优质、低成本的资产;对被收购方而言,也是重新盘活项目的机会。
“随着并购重组的推进,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。优质企业可借机补充符合自己战略规划的优质资产,加强深耕力度;出险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获得新发展机会,或者考虑轻资产转型。”刘水表示。
那么,2023年会成为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吗?
肖云祥对记者表示,预计2023年后期市场竞争或逐渐加剧,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的房企,在融资方面将体现出更大的优势,行业洗牌的几率将大大增加,这有助于加快行业风险出清的速度。
“在2022年末政策和资金加持下,2023年收并购必然会加速,通过收并购完成风险处置势在必行。”刘水表示,当前行业面临的风险资产类型多样,收并购只能从资产处置端进行化解,且需要收购方、出让方共同发力,但对于全行业来说,仍需从稳预期、稳信心做起,在市场平稳的基础上逐步化解行业风险。
美股回落纳指跌1.59%,亚马逊跌超8%******
中新经纬2月4日电 美东时间周五,美三大股指低开后冲高回落,截至收盘集体飘绿,纳指盘中一度跌近2%。
截至收盘,道指跌0.38%报33926.01点,本周累跌0.15%;纳指跌1.59%报12006.96点,本周累涨3.31%;标普500指数跌1.04%报4136.48点,本周累涨1.62%。
盘前,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51.7万人,为2022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,预估为增加19万人,前值为增加22.3万人。据媒体报道,由于就业数据非常强劲,市场可能预期,这会降低美联储停止加息的速度。
盘面上,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,苹果涨2.44%,亚马逊跌8.43%,奈飞跌0.27%,谷歌跌2.75%,脸书跌1.19%,微软跌2.36%。
消息面上,苹果、亚马逊、谷歌等科技巨头业绩表现不佳。亚马逊发布的财报显示,2022年,亚马逊净亏损达27亿美元,创该公司历史最差,上年净利润为333.64亿美元;净销售额约5140亿美元,同比增长9%。
美股银行股多数上涨,摩根大通涨1.51%,高盛涨0.1%,花旗跌1.53%,摩根士丹利涨0.18%,美国银行涨0.83%,富国银行涨0.72%。
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,波音跌1.59%,美国航空跌0.23%,达美航空跌0.85%,西南航空跌1.29%,美联航跌2.27%。
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,雾芯科技跌12.25%,亿航智能跌11.05%,斗鱼跌9.28%,虎牙直播跌8.13%,万国数据跌6.93%,知乎跌6.17%,BOSS直聘跌6.17%,亚朵跌6.01%,百度跌5.44%,微博跌5.39%,腾讯音乐跌5.29%,哔哩哔哩跌5.18%;涨幅方面,趣店涨6.15%。
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跌,蔚来汽车跌6.44%,小鹏汽车跌4.98%,理想汽车跌5.96%。
欧股方面,英国伦敦股市《金融时报》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3日报收于7901.80点,比前一交易日上涨81.64点,涨幅为1.04%;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7233.94点,比前一交易日上涨67.67点,涨幅为0.94%;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5476.43点,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2.76点,跌幅为0.21%。
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3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4.2美元,收于每盎司1876.6美元,跌幅为2.81%。
纽约油价3日显著下跌,3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.49美元,收于每桶73.39美元。
美元指数3日大幅上涨,截至纽约汇市尾盘,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上涨1.16%至102.9340。(中新经纬APP)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