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媒聚焦二十大:中国在发展征程中与其他国家同行******
中新网10月20日电 连日来,国际媒体关注中共二十大报告热度不减。就报告中提出的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等相关表述,国际舆论普遍认为,中国要在发展征程中与其他国家同行,中国的新发展不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,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。
10月16日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。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维护世界和平宗旨不变
近日,“和平外交政策”“高水平对外开放”等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成为国际舆论场热词。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关注到,报告指出,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,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。
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则关注到,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,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,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报告还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、发展、公平、正义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,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,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。
津巴布韦《先驱报》刊发对该国新闻部长兼政府发言人穆茨万古瓦的专访。穆茨万古瓦回顾了多年来中国在支持多边主义,维护全球和平和安全方面所作出的贡献。她指出,中国已成为全球致力于推动和平解决冲突的主要声音之一。
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专家采访报道中指出,中国将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,未来还将推进其他人类共同价值的全球性建设,包括公平、正义、民主、自由。中国未来的话语体系将不仅富有中国特色,且极具全球通约性。
“高水平对外开放”成热词
俄新社通过对专家的采访,对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了阐述。专家分析称,报告中“开放”一词多次出现。实施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,必须坚定不移地奉行共赢的开放战略。中国的新发展,不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,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,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。
报道称,二十大报告清晰描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未来路线图。保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。
《巴基斯坦观察家报》指出,中国要在发展征程中与其他国家同行。中国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加入这一倡议,足以见得该倡议的成功。
报道还表示,“我们祝愿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取得更多的成就,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学习中国模式,挖掘这个国家的真正潜力。”
中新社70年 | 从47个开始,走向新闻方阵最前排****** 2022年是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。1952年,新中国刚诞生3年,百废待兴,共和国缔造者们在此时创建了中国新闻社。 70年无一日中断发稿 筹备成立中国新闻社,从提出动议到正式成立,历时将近一年。 1951年10月30日,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承志最初提出动议; 1952年5月,中央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这一议题并做出决定; 9月14日,员工队伍初步组建完成; 10月1日,开始对外播发新闻,至今70年无一日中断发稿。 创建中国新闻社是为了开展海外华侨服务,具体地说,是为了向华侨报刊提供新闻服务。当时海外华侨约1200万,散居在五大洲,其中绝大多数旅居东南亚的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菲律宾、泰国、缅甸等国家和地区,其次是北美和欧洲。 从1815年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》在马六甲诞生开始,华文报刊生生灭灭。到20世纪末,大约出现过数千种规模不等的华文报刊。 1949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报纸有97家,其中印度尼西亚28家,缅甸6家,印度2家,泰国7家,越南10家,菲律宾4家,美国12家(日报9家、周报3家),加拿大4家,夏威夷2家,古巴3家,英国2家,非洲2家。 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,广大侨民寄人篱下,自叹是“海外孤儿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“海外孤儿有了娘”。 从47个开始 廖承志最初提出设立中国新闻社的动议,并负责中国新闻社的具体筹备工作。作为革命家的廖承志,多才多艺,是党内优秀的宣传家,有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,是延安时期新华社创始人之一,十分熟悉通讯社的组织架构和运作。 1952年9月14日,是中国新闻社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,也可以认为是中国新闻社诞生的纪念日。这一天,44岁的廖承志风华正茂,他来到北新桥三条一号“海棠院”,出席建立中国新闻社的筹备会议并发表讲话。 ▲华侨大学秋中湖畔的廖承志塑像 中新社记者 傅丹丹 摄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社的成立大会,参加会议的共有47人,因此廖承志这篇讲话被命名为《从47个开始》。他说:“现在,你们有47个人,这在开头已经不算太少了。新华社起家的时候,才5个人嘛!” 怎样办好中国新闻社?廖承志在讲话中发出“打破关门主义,反对教条主义”的号召。他特别强调,报道要“群众化一些”,调子要低一些。 最初播发口语记录新闻 中国新闻社是通讯社,服务对象是海外报纸。当时的发稿手段是通过电台广播记录新闻方式向用户提供新闻稿,报纸编辑记录下来选用。1952年9月22日,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帮助下,中国新闻社使用“中国新闻广播电台”呼号,以普通话记录新闻形式向国外试播记录新闻稿。 1952年9月30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中国新闻社理事会成员33人名单和电台播音时间、频率的消息。 当年10月1日,“中国新闻广播电台”正式播音。这天播发的新闻共有10多篇,约10000字。中国新闻社成立后的第一篇广播新闻稿是:《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》。 当时每天发稿一半用记录新闻播出,一半用文字印发。开始,记录新闻和文字稿单独印制发行,后来合印为《中国新闻》新闻稿发行。记录新闻是时效性强的报道,文字稿属于通讯和特约稿件。 “中国新闻广播电台”播发口语记录新闻,向香港、雅加达、吉隆坡、加尔各答、仰光、西贡、檀香山和墨尔本八个定点地区广播。三天后,即10月4日起,印度尼西亚、缅甸、泰国和香港华文报刊陆续刊登中国新闻社播发的新闻。 调集众多海外华侨报人 1952年12月,中国新闻社正式组成领导班子,确定中新社组织领导人和组织机构:理事会和社务合一制,社长为理事会召集人。首任社长是金仲华。 中国新闻社成立不久,相继调来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老同志、老新闻工作者;调来一批海外华侨报人,有的做过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、总主笔,有的做过海外华文报刊的社论撰稿人。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的海外华侨报人,这在新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相当独特的历史现象。 他们熟悉海外华侨的心态,具有丰富的华文报刊工作经验,坚持贯彻“爱国主义”报道方针,在实践中形成中新社独特的报道风格,为“中新风格”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,值得一代又一代中新社人珍惜与传扬。 ▲2019年10月12日上午9时,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70年来,中国新闻社和伟大的祖国一起进步成长,期间经过几次再创业,已经成为在海外华人社会、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闻文化机构。 70年来,中新社人始终不忘中央建立中新社的初衷,不忘廖承志对中新社的定位要求,创造出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“中新风格”,走向了新闻方阵的最前排,并伴随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,在漫长岁月的不同时期,中国新闻社一直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。 ▲中新社人大组记者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进行报道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作者:郭招金(中新社原社长)
|